物業管理業監管局(監管局)知悉消費者委員會就本港私人住宅物業管理費作出研究發表報告,反映物業管理(物管)業運作深受社會各界重視,與市民大眾生活起居息息相關。
監管局作為物管業界的規管機構及倡導者,落實推行物管業發牌制度的願景,就是透過「發牌規管」、「制定專業標準」和「鼓勵持續進修」三管齊下,推動香港物管業朝專業化向前發展,百花齊放,為市民提供優質的物管服務。監管局深信,為業界訂定一套客觀的專業資格條件,讓社會各界可更容易了解物管業的運作及專業標準,是提升物管服務專業水平,以至最終保障市民消費者權益的至要關鍵。自發牌制度於2020年8月推出以來,監管局至今已向500間物管公司及超過10,000名物管從業員發出牌照。
監管局鼓勵物管業智能化,廣泛採用科技提升服務水平。監管局會積極推廣,但不會牽涉個別物管公司/科技企業的商業利益。
監管局亦非常重視保障物管服務用家/物業業戶的權益,認同業戶積極參與物管事務,取得適當的物管服務市場資訊,可有助作出明智選擇。
隨着社會不斷進步發展,物業類型規模以至功能變得複雜及多元化,物管服務亦涉及不同專業範疇,物管服務的提供多元化,管理費水平難以一概而論。故此,在採購物管服務時,不應單憑管理費的高低而作出選擇物管公司的決定。監管局會向公眾推廣根據物管服務不同的客觀指標,包括所提供的物管服務範疇及水平、物業樓齡、位置、涵蓋的物業設施、面積、單位數目、管理人手等,以及物管公司的質素,是否秉持物管服務的核心價值包括提供優質服務、行事持正、與時並進等,然後選擇物有所值的物管服務。
物業管理業監管局
2023年5月4日